慢性盆腔炎——暖宫定痛汤(刘奉五方)
【组成】 橘核9g,荔枝核9g,小茴香9g,胡芦巴9g,延胡索9g,五灵脂9g,川楝子9g,制香附9g,乌药9g。
【功效主治】 疏散寒湿,温暖胞宫,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慢性盆腔炎属于下焦寒湿,气血凝结者。或用于宫冷不孕等证。
【方解】 盆腔炎以湿热下注及下焦寒湿两型较为多见。本方是治疗寒湿型盆腔炎的经验方药。主要见症为腰痛、少腹发凉,隐隐作痛,白带清稀,畏寒喜暖。刘老医生鉴于此类盆腔炎患者的疼痛部位与寒滞肝脉的寒疝颇为相似。凡属治疗寒疝的方药也适用于寒湿性盆腔炎的患者。慢性盆腔炎发病比较缓慢,治疗寒疝方药中的热药、补药(如肉桂、苍术、厚朴等)不宜久服。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观点,认为此类患者系因寒湿久蕴下焦,气血凝滞,故以橘核丸为借鉴,摸索出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定痛的经验方药。其中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胡芦巴温经散寒以除下焦寒湿;制香附、川楝子、乌药、延胡索、五灵脂行气活血,化瘀定痛。本方温经散寒、温而不燥是其特点。在温经散寒的药物中,不用肉桂,而用橘核、荔枝核。其中橘核辛苦温,入肝经,行肝经之结气,治寒疝及少腹两侧之肿痛;荔枝核辛温入肝经,行少腹两侧(包括男子睾丸、女子输卵管及卵巢)之气结而定痛,为肝经的血分药,行血中之寒气,为治疗寒疝及睾丸肿痛之要药;佐以胡芦巴、小茴香暖下焦祛寒湿,加强温经散寒、行气定痛的作用;香附辛香偏温,生用走胸胁,制后行少腹,旁彻腰膝,入气分,行气中之血,故能活血;延胡索苦平入血分,活血化瘀,行血中之气。二药相伍,一入气分,一入血分,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相辅相成。配合川楝子、五灵脂、乌药以加强行气活血的作用,对于乌药一药,他体会其性辛散温通,既能散寒活血,理气止痛,又能排泄停聚之水湿,对于寒湿所引起的白带又有通因通用之用,使白带有出路,湿去而带止。
【方源】 《刘奉五妇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