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能够起到好的效果,是由许多条件决定的,其中手法的力度要适中、操作时间要适当,作用的部位、穴位要准确,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性。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红红的体会。
1 手法的力度要适中
我们知道接待的病人年龄有大有小;疾病有轻有重;体质有强有弱;患病的部位有深有浅;接收按摩的次数有多少等不同的情况,按摩手法的力度也要随着改变,以适应多种病人的需求,做到恰到好处。如果手法用力过大,势必会引起患者抗痛性肌紧张,同时紧张的肌肉也会挤压毛细血管,这样既不利于肌肉放松,又不利于微循环的灌流,是起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手法力量太小,患病部位达不到有效的刺激,同样起不到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凡是年龄大的、体质弱的、病情重的、患病部位浅的按摩手法的力度要小一些,反之,手法要重一些。但是轻多少、重多少很难有定论,有的病人虽然体质瘦小,内受力却很大,有的病人身体胖大,内受力却很小,这大概与先天性身体敏感度不同有关系。有的人年龄大,但体质很好,也有的人年龄虽小,但体质很虚弱,有的女人内受力却胜过男人,面对这些不同的情况,要做到对每个人都能恰当好处,运用手法治疗确实需要有一定的窍门。以下有三种方法可供参考:
1) 首先对患者的身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触摸一下患者肌肉的厚度,脂肪的多少,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者,是初次接受按摩还是经常接受按摩有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以及患者身体的虚、实情况等等,做到心里有数,如有心血管疾病更要慎重对待。有一家个体按摩诊所,接待了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这位患者身体胖大,医者手法刺激量太重,引起患者精神过度紧张,不久昏迷送往大医院已经死亡,经检查,死于脑血管意外征,这说明这位患者还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这位医者就是犯了没有对患者身体做全面了解的错误。还有一些脊柱先天性疾病,如椎弓峡部不廉,腰椎滑脱,尤其在应用办法时,要严格掌握力度。还有老年骨质酥松征、骨结和、骨肿瘤,如有可疑之处,可借助科学手段确诊,做到万无一失。
2) 用轻、中、重手法试探性按压:一手按压,另一手触摸周围肌肉,觉察按压到哪个层次会引起患者肌肉紧张,从而把手法的力量调整到适合的力度。有心梗的患者不能用重手法试探,以免引起意外。如果按压力过大,自然会引起患者肌肉紧张性收缩,这时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户性反应。
3) 用听觉辨别手法的力量大小 在按压中要注意患者呼吸是否均匀,有无屏气,如有屏气,说明手法偏重,因为有些患者虽然感到案得很痛,但也不发出嗷嗷的叫声,只是忍受,总觉得不痛不痒治不了病,盲人只有靠听觉、触觉识别。另外,有以痛定痛发,也就是说按压痛胜过病痛,从而达到镇静止痛的目的,这是一种暂时住段神经纤维传导,达到临时直通的方法,与上面说的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是两种概念,这种以痛定痛法,尽管需强刺激,但也由轻到重,刚柔相济,以能忍受为度,这也是按摩老前辈经常告诫我们的事项,实际上就是讲一个力度问题,让人能接受的问题。我们经常听患者们这样议论:某某按摩师功力真好,按的酸麻酸麻的,非常舒服、管用。但又听另一位患者说:这位按摩师用劲太大,我觉得不舒服,两位患者对一位按摩师是截然使两种不同的评论,这说明要想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好评,在手法的力度上掌握好窍门,是非常必要的。
2 手法时间要适当
每次按摩时间也要有一定的限度,不是说时间越长,治疗效果就越好。按摩是一种机械性的摩擦、挤压,受物理性刺激,如果按摩时间过长,会造成新的损伤,也会加重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加重,部分患者皮下有瘀斑,不能用手去触摸,特别是一些表浅部位的骨刺,如跟骨增生,踝关节和膝关节增生,更不能时间长,因为手法的按压、揉摩使软组织与骨刺摩擦,会造成软组织损伤。如果时间过长,反而会加重病情。我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一位患右膝关节增生的老人,是单侧性,我给他按了五十分钟,在揉按时,关节内沙沙作响,结果第二天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的长短。看来身体一些组织,无论是自动摩擦还是被动摩擦,超时间的摩擦都会损伤、发炎,如肌腱与腱诮频繁磨擦,会发炎;椎间盘突出会压迫摩擦神经根,会肿胀、发炎;运动员过度锻炼,肌肉收缩舒张的摩擦,肌腱与骨膜的摩擦,创都会引起创伤性炎症。被动摩擦过度,同样会引起损伤性炎症。按摩就属于被动性摩擦。那么究竟按摩多长时间为标准呢?就其一个病来说,主要部位按摩十五分钟为宜,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为主要部位,一般局部操作不宜动地方,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宜。当然轻手法时间适当偏长,不是说一定就能按得出问题,但是没有必要增加时间,最好时间不变,从力度上加以调整,是不会影响效果的,如经常接受按摩者,体质强,内受力大的人,可以加大力度,时间不变,效果同样很好,从工作的效率来讲,确实应该如此。话又说回来,任何事务既有它的普遍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有个别患者,既要力度大,又要时间长,如我接待过一个患有腓长肌痉挛的患者,两侧小腿按摩一个半小时,才能缓解,一星期按摩一次。总之,恰当掌握好时间既不会给病人增加痛苦也不会降低疗效,不要为了赢得顾客,讨好患者,无辜的延长时间,结果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3 手法作用的部位、血位要准确
就是说手法的操作要作用于病变部位,直达病所。取穴不但位置要准确,而且要知道所取穴位于病变部位有无关联,是不是作用于病变部位,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诊断水平,特别是在初诊上,要练好基本功,如压痛点寻找,注意韧带其支点,肌腱附着点,仔细触摸压痛点出在哪条韧带、哪块肌肉、肌腱附着点,然后在辨别该韧带和肌腱有无敦厚、结结、条索状剥离、钙化弹性变差等变化,从股性结构方面要摸清关节有无变形,如肥大、错缝,脊柱有无侧弯、冀图高低偏歪仰璇、腹选左旋、右旋、前倾、后仰,把所有的变化都摸清了,治疗起来就有了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准确摸清以上变化,需要四个长期磨练的过程,养成善于触摸的习惯,初学按摩的朋友们,往往病人说哪个部位痛,就按摩哪个部位,这未必完全正确,有些病人自己感觉疼痛的部位不一定就是病变部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有的患者并不感觉腰痛,如果只按摩腿部疼痛处,不按摩腰部,当然也就按摩不好腰椎间盘突出症了,其他如颈椎病、前斜角肌综合症、心脏病、肩周炎等都会引起上肢不同部位的疼痛。还有胆结石会引起右肩胛部、背部疼痛,这些反射痛、牵涉痛一定要弄清楚病变的部位在何处,才能谈得上手法的操作有准确性,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岂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吗,还有一些内脏病,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按摩病变的部位,只得通过按压穴位和疏通经络,来调整内脏的功能失常,这就要求我们取穴、配穴要准确,不但从理论上选准与内脏病相关联的穴位,而且要实践中探索出相关经验学,这是按摩穴位作用于内脏病变部位的准确性。
4 手法有技巧性
所谓手法有技巧性,就是说手法操作起来很灵巧、自然、柔和,上下左右移动很流利;轻重变化很自然。尤其在应用办法时,用轻巧力就能调正关节片歪手法切记不能生硬、粗暴,尤其在应用办法时,切不可强拉、硬扭,我们按摩老前辈,经常教导我们:”手法要刚柔相济,轻而不浮,重而不止;手法要均匀、持久、有力。”值得我们学习、见解。再一个手法要有节奏感,但是频率不要过快,那样会使人感觉急躁、慌慌张张,心理放松不下,手法的技巧只能从实践中来多练,随着时间的推移,技巧自然就会出来了,常言道:“熟能生巧”,不也就是这个道理吗?只不过我们要注重这方面的发展罢了。
以上几个方面如果能应用恰当,给人按摩后,确实感到舒适,既不感觉疼痛,又不感觉轻浮,部位也码的特别准确,手法灵巧、自如。